14家省级药店联盟降价41流通环节“5变3”
医网摘要:
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动物类药材(含昆虫类药材,下同)价格走势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在2011年下半年,全国药材市场走势疲软,多数药材价格处于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下,动物类药材中的多数品种却呈逆势上行之势,走动顺畅,销量不减,一些品种已成药市上的重点品种,其中有约20%的品种是亮点品种,更加引人注目。
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动物类药材(含昆虫类药材,下同)价格走势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在2011年下半年,全国药材市场走势疲软,多数药材价格处于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下,动物类药材中的多数品种却呈逆势上行之势,走动顺畅,销量不减,一些品种已成药市上的重点品种,其中有约20%的品种是亮点品种,更加引人注目。
据悉,全国药市常年经销的500~600个药材品种中有约20%左右是动物类药材,已成为药市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众多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在关注其他品种(如根茎、籽仁、花草等)走势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动物类药材的具体走势。2011年下半年药市整体走低后,多商和药农更加关注动物类药材在2012年的具体走势,包括:整体走势、销售量、供应量、库存量、品种、需求、价格以及后市走势等多个商情。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2011~2012年动物类药材的具体商情,同时展望后市(2012~2013年)走势,为经营者、决策者和养殖者提供参考。
整体走势趋升,多数品种价涨
在笔者调查药市上常年经销的动物类药材有119个品种(规格),其中有30个品种销量与价格双上升,占到销售总量的25%;有70个品种销量与价格双稳定,占到调查总量的59%;只有19个品种销量与价格双低迷,占到调查总量的16%。换言之销量与价格双上升和销量与价格双稳定的两大类品种合计总量为100个,占到调查总量的84%,同比增长15%,低迷品种同比减少6%。
全国动物类药材缘何整体趋升、价格上涨?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是野生资源逐年枯竭。十几年来,野生动物药材颇受市场青睐,用量逐年攀升,行情同比上涨,涨幅逐步扩大,极大地刺激了主产区广大农民捕捉、捕杀的积极性,“竭泽而渔”,循环不已,导致部分动物类药材枯竭或濒危,供应量逐年减少,减幅60%左右,部分品种减幅高达80%左右。
二是国家实施保护政策。为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一些稀缺和濒危动物(如蕲蛇、羚羊、穿山甲、蛤蚧等)国家实施了禁猎、禁运、禁止经营的多项保护政策,效果明显,产区滥捕乱杀现象大为减少。
三是药用动物家养滞后。鉴于家养动物类药材普遍存在技术不过关,饲养难度大,市场行情波动频繁,养殖效益低,养殖户难以规避市场风险等矛盾导致很多养殖户少养或弃养动物类药材(如水蛭、全蝎、白花蛇、乌蛇等)家养动物类药材发展滞后,致使供应量逐年大幅回落。
四是产区少人捕杀采集。产区广大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家种少人或无人采集;部分品种难捉、效益不高,产区无人问津,导致产量减少。
五是产不足需库存空虚。家养动物类药材的产量均在同步大幅减产,导致供应药材市场的动物类药材少之又少,各地连年“吃库存”,消耗大半,难以接济市场。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近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在发布的 《2011中国省级药店联盟发展状况》蓝皮书指出,14家省级药店联盟去年销售逾282亿元,药价降4.1%。
近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在发布的 《2011中国省级药店联盟发展状况》蓝皮书指出,14家省级药店联盟去年销售逾282亿元,药价降4.1%。
蓝皮书认为,药店联盟是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合作形式,是从融合走向集中化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已挂牌成立的14家省级药店联盟,覆盖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成员单位549家,门店总量17705家,当年销售总额282.35亿元,约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20%的份额,是中国药品零售业规模最大的经济联盟体。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获悉,与2010年底相比,省级药店联盟增加了6家,联盟成员单位共增加300家,门店数量增加10527家,销售额增加170.97亿元。
2011年,14家省级药店联盟共计73次联合采购的商品市值12.25亿元,通过联合采购降低商品价格最高的达到10%,最低的为1.4%,总体平均降低商品价格为4.1%。
蓝皮书显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成立的14家省级药店联盟,已成立实体公司的有6家,它们都有最终走向品牌统一、捆绑上市的路线计划。
据了解,通过建设发展省级药店联盟,中国药品零售业工商关系、竞争态势、运营水平、赢利方式等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
目前,联盟成员本身通过联盟平台提升了企业发展实力。药店联盟、药店联盟2011年度的销售额较2010年度都有所增加;江苏药店联盟、辽宁药店联盟、河北药店联盟整体销售额较2010年增幅超过20%。
此外,通过发展药店联盟,药品流通环节被缩短。药品流通环节过多一直被认为是药价虚高的根源,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的重要工作。
按通常的药品零售流通方式,一般是历经 “厂家→总代理→区域分销→连锁药店→消费者”五个环节,而通过省级药店联盟联合采购平台,流通环节压缩到 “厂家→连锁药店→消费者”三个环节,通过压缩两个中间环节,至少可以压缩15%以上的流通成本,这完全符合国家“十二五”药品流通行业规划的目标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已经开始同各联盟直接进行采购对接,多个联盟联合采购的品种数量也在呈10倍速的增长态势,联合采购金额也在不断增加。
另外,药店联盟促进了药品零售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 “吃药贵”的现象。各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大部分联合采购的商品其零售终端价格普遍下降了3%~6%,部分商品降价幅度超过10%,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4.1%。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rwphb/20120121/503639.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
- []耳鸣需要做哪些检查
- []头晕耳鸣是什么原因
- []神经性耳鸣的注意事项
- []神经性耳鸣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