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推广社区"15分钟就医圈"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作为全国中医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事业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与发展,已于日前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城市”。这是市卫生局昨天向媒体通报中医药工作专题会议时发布的最新消息。

   现有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23所,中医执业医师9276人,占全市执业医师比例达12%。作为近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主要基地之一的,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使本市的中医药在传承与创新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发展:

   政策保障,经费投入,推动中医药进入快速良性发展轨道。本市先后制定了《市发展中医条例》等一系列文件和条例,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十一五”以来,市级财政用于中医药机构的经费投入累计达到22.7亿元,市卫生局中医专项经费年均增长超过30%,2011年已达1500万元。

   合理布局,明确定位,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实现了每个区(县)要建有一所政府办的中医医疗机构的目标,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科。1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扎根社区,让市民家门口看中医更方便。传统中医药技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市已遴选出3批12项“市专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使市民在“15分钟就医圈”内就能吃上廉价有效的中药。

   中医“治未病”是本市中医药事业最显著的重点之一。长宁区、浦东新区和闸北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另外本市还在三、二级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治未病”分中心和服务站,初步构建了市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框架。现在,闸北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直接预约三级医院的医生号,宝山区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中医医疗联合体;青浦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提高中医药技术服务报销比例,在本市开创先河。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rwphb/20120120/502882.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