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坚决打击没有预约赴港分娩
医网摘要:核心提示:此次公布的药品目录,主要是对患者药费影响较大、省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常用处方药,包括抗生素、心血管和抗肿瘤药物等类别,如麦迪霉素、舒他西林、地尔硫卓、氟脲苷以及曲妥珠单抗等共442种。省物价局继2009年9月将480个品种的处方药纳入政府限价管理范围,1月19日又公布了第二批新增政府最高限价管理药品目录,从2月1日起对目录内442种药品实行最高限价管理。省物价局继2...
核心提示:此次公布的药品目录,主要是对患者药费影响较大、省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常用处方药,包括抗生素、心血管和抗肿瘤药物等类别,如麦迪霉素、舒他西林、地尔硫卓、氟脲苷以及曲妥珠单抗等共442种。
省物价局继2009年9月将480个品种的处方药纳入政府限价管理范围,1月19日又公布了第二批新增政府最高限价管理药品目录,从2月1日起对目录内442种药品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省物价局继2009年9月将480个品种的处方药纳入政府限价管理范围,1月19日又公布了第二批新增政府最高限价管理药品目录,从2月1日起对目录内442种药品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品有1 .2万多种,而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的药品只有3300多种,绝大部分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尽管近年来国家和省先后多次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但由于药品替代性强、信息不对称和药品加成政策及销售利益驱动等因素,市场上往往偏好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药品,群众尚难以充分享受到药价降价的好处。为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经国家和省政府批准,我省将销量大的常见病处方药逐步纳入政府定价范围。
此次公布的药品目录,主要是对患者药费影响较大、省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常用处方药,包括抗生素、心血管和抗肿瘤药物等类别,如麦迪霉素、舒他西林、地尔硫卓、氟脲苷以及曲妥珠单抗等共442种。其中,西药有199种,按药品通用名称划分品种;中成药有243种,按药品名称和剂型划分品种。新增目录品种均纳入全省政府最高限价管理范围,所有药品零售单位(含医疗机构)不得突破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销售。
核心提示:除了打击非法分娩中介、控制内地孕妇来港人数,就不断增加的跨境学童数量,对教育医疗资源的冲击,曾荫权承诺政府将推出系列措施应对。
昨日下午,赶在春节假期前夕,香港特首曾荫权来到立法会会议厅出席答问大会。针对近日刺激香港社会情绪的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问题,曾荫权抛出四招应对,包括打击非法中介公司、加强人手拦截未预约孕妇闯关、打击非法孕妇公寓和考虑提高非本地孕妇急症室分娩收费。
上月底,曾荫权上京述职期间,首次向总理温家宝提及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问题,希望中央政府协助打击非法中介。与此同时,内地人生的香港儿童已到上学年龄,纷纷回流香港,造成香港的医疗、教育受到冲击。上周日,发生了数百人集会反对内地孕妇赴港生仔的事件。
冲急诊室分娩可能再提价
“今日我想向大家交代本届政府在余下任期的重点工作,以及跟进近日引起社会热烈讨论的内地孕妇来港产子问题。”被感冒困扰仍然抱恙在身的曾荫权,昨日下午如期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答问大会。虽然声音干涩,不时咳嗽,但曾荫权仍然不间断回答了议员抛出的十多个质询,整个答问大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近年来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人数急增,为香港的医疗服务带来压力,我们要满足内地孕妇的港生儿童对卫生及教育等服务的需求。”随后,他话锋一转,强调称,港府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宗旨是保证香港孕妇和婴儿获得优先的服务。
曾荫权表示,去年年中对内地孕妇来港分娩实施配额制,将公营医院今年接纳预约分娩的名额限在3400个、私家医院限制在约3.1万个,相比去年内地孕妇在港分娩的总数4 .3万多个减少近20%.“政府会仔细检讨明年的配额,确保本地孕妇不受影响。”
针对近期内地孕妇无预约企图闯关入境、且有人直接冲急诊室抢闸分娩的情况,曾荫权提出“四管齐下”的应对措施。首先,针对无预约的内地孕妇,港府将与内地政府合作,联手打击协助她们入境的中介公司和跨境车辆,并遏止被遣返的孕妇再冒险闯关入境。
其次,在入境管制站加强截查非本地孕妇,并增加医护人手,把试图绕过预约制度的孕妇尽快遣返内地。
第三,民政事务总署加强取缔无牌经营旅馆,包括采用“放蛇”行动,与物业管理公司、地产代理监管局紧密联系,打击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让已入境的内地孕妇难觅居所。房屋署也会加强巡查和宣传,防止公屋单位被非法使用。政府将鼓励市民举报怀疑违规个案。
第四,医管局会检讨非本地孕妇在急症室分娩的收费,尽量减少滥用急症室的行为。
港人内地妻分娩会优待
昨天,议员吴霭仪指出,自由行政策让“双非”孕妇来港分娩的人数激增,政府有责任确保香港有足够的产床,照顾本地孕妇及港人内地配偶。吴霭仪询问特首为何不向中央提出,停止审批“双非”(夫妻均非港人)孕妇来港产子。议员李慧琼也指出,特首的四管齐下措施治标不治本,促请用更彻底方法去处理问题。
对此,特首曾荫权否认现行针对内地孕妇的措施治标不治本。他强调今年初上京述职期间,已向中央提出问题,以保证本地孕妇获足够资源。曾荫权表示,当时向中央反映的问题,包括针对分娩中介人不正当推销手法,以及应付“双非”孕妇来港问题。
对于港人内地妻子赴港产子的情况,曾荫权表示,会与食物及卫生局长周一岳商议,考虑照顾港人内地妻孕妇来港产子。“港人妻子是内地居民,在内地产子会比较合适,因为有家人照顾,但若要来港产子,政府会研究作特别考虑,给予优先照顾”。
确保跨境学童有学可上
除了打击非法分娩中介、控制内地孕妇来港人数,就不断增加的跨境学童数量,对教育医疗资源的冲击,曾荫权承诺政府将推出系列措施应对。
在跨境学童上学问题上,曾荫权表示,本学年的跨境学童数目,接近1.3万人,较上年增长30%,预计下一学年仍然会显著增加。“这些学童大部分就读于幼儿园或小学。虽然目前全港幼儿园及小学的学位的使用率仍未饱和,但香港北区(靠近)的学额已十分紧张。”曾荫权表示,政府已要求教育局确保有足够幼儿园和小学学位供应,并探讨合理地分流跨境学童,务求平衡各区域之间的学位供求,尽量做到本地幼童就近上学。
曾荫权表示,以上多项措施,显示政府有决心,以有秩序、有计划的方法去处理相关事宜。但他也留意到近日社会上就此问题有不少讨论,更有人将之视为“内地人与香港人之间的矛盾”。
“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这是我们一向赖以成功的基石。我们应该以包容、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政府会保障香港市民所得到的服务,也会为香港的长远发展作有利的规划。”曾荫权透露,早前已表示全盘检视人口政策,目前政务司司长主持的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正在积极跟进这方面的工作。
特首语录
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这是我们一向赖以成功的基石。我们应该以包容、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政府会保障香港市民所得到的服务,也会为香港的长远发展作有利的规划。
———曾荫权谈内地人赴港生仔
政府推出的遏止楼市炒风的措施,已经稳定了楼价,而且楼市也有下调的趋势,这是香港普罗大众都希望看到的,目前没有改变政策的需要。
———曾荫权谈楼市调控
港府四招
1、与内地政府联手打击运作赴港生仔的非法中介公司和跨境车辆。
2、在口岸加强截查非本地孕妇,将没预约孕妇尽快遣返内地。
3、取缔无牌经营旅馆,鼓励市民举报,让已入境的内地孕妇难觅居所。
4、检讨非本地孕妇在急症室分娩的收费,尽量减少滥用急症室的行为。
政策亮点
遏止楼市政策不会放松
昨天的立法会上,楼市也是议员关注的焦点。议员李国宝指出,早前金管局推出调控楼市措施,限制银行按揭、借贷比率。他追问特首会否优化金融政策,让市民买楼没有那么困难?
曾荫权表示,为遏止楼宇炒卖情况,政府推出一连串政策,这些政策已经见效,也减少了炒卖活动。限制银行按揭和贷款比例也是遏止炒风的措施之一。“我相信银行界很清楚,(楼市虚高)带来的风险,在楼房买卖按揭方面,银行要特别小心。所以政府就房贷比率方面,应该以保守方法继续加以限制,不应放松。”
曾荫权还补充到,目前外围经济十分不稳定,目前政府推出的遏止楼市炒风的措施,已经稳定了楼价,而且楼市也有下调的趋势,“这是香港普罗大众都希望看到的。我相信政府目前的楼市政策是有效的。当然,政府的楼市措施,会不停检视,但目前没有改变政策的需要。”
今年再派钱可能性不大
去年港府首次给香港居民每人派发6000元,引发社会热议。昨日的立法会上,有议员问曾荫权,现在香港通货膨胀、楼价高企、贫富悬殊“请问特首会否在今年预算案,给予每位港人再次派钱?”
曾荫权回应指出,对于贫富悬殊的问题一定不能忽略。“我从2007年开始的特首任期开始,直至目前为止,香港领综援的人数减少了11%.2007年有差不多50万人领综援,现在有44.3万人领综援,贫穷人口比例没有增加。”
曾荫权还表示,过去几年来,基层市民的生活,特别是工资有很明显的增加,超过通胀数字。长远解决贫富悬殊,我觉得应该从教育、社会流动等方面下功夫。但仅仅将财富进行简单再分配,并非最有效方法。
对于去年派钱的方法,曾荫权认为港人有很多不同意见。“目前而言,我所听到坊间、传媒、很多议员对再派钱的方法有保留意见。”
强化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rwphb/20120120/502870.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
- []耳鸣需要做哪些检查
- []头晕耳鸣是什么原因
- []神经性耳鸣的注意事项
- []神经性耳鸣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