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应急“三步走”
医网摘要:孩子春季流鼻血乃是家常便饭,不足为怪。但这毕竟是一种病态,而且较为紧急,父母掌握一些应急办法很有必要。
“佳佳又流鼻血了!”随着奶奶一声惊呼,全家人进入了“紧急状态”:爸爸忙着找消毒棉球,妈妈赶紧取来麻黄素滴鼻液,爷爷则嚷着快让孙子躺下……这样的“景观”在有孩子的家庭里不难见到,春季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孩子流鼻血的高峰季节到了。
流鼻血又称鼻衄,男女老幼皆可发生,而孩子更容易中招。春天阳气回升,原本火气就旺的孩子更容易上“火”;加上气候转暖,多风天气使空气湿度降低,冬季处于收缩状态的鼻腔血管开始扩张,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缺乏水分而干涩发痒,引起干燥性鼻炎而出血。春季乍暖还寒,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使鼻内毛细血管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孩子鼻内毛细血管娇嫩,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致出血。另外,孩子户外活动增多,运动量加大,鼻黏膜的毛细血管频繁受到强烈震动,容易破裂出血。如果爱挖鼻孔,或将玩物、纸团往鼻子里塞,更容易造成损伤而致鼻出血。
孩子春季流鼻血乃是家常便饭,不足为怪。但这毕竟是一种病态,而且较为紧急,父母掌握一些应急办法很有必要。
第1步,家长要镇定,不可紧张或哭泣,并安抚被出血惊吓的孩子。
第2步,让孩子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经流出的血液顺利排出鼻孔外,避免鼻血留在鼻腔内干扰呼吸。也不可仰头,否则血液会流到咽部,或进入胃里诱发呕吐,或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招致严重后果。
第3步,大人用手指按住孩子出血一侧的鼻翼上方(孩子流鼻血的部位大多在鼻孔内侧约1~2公分处的鼻中膈黏膜上),持续压迫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也可冷敷鼻根及鼻头5~10分钟,促进鼻黏膜血管收缩而止血。止血后4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碰触、揉搓或掏挖鼻孔,防止再出血。如果孩子流鼻血超过10分钟仍照流不止,或者压迫10分钟后放开手指仍然继续流血,意味着孩子出血较重或存在其他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置。
鼻出血止住后,是不是就可“刀枪入库”了?也不,仍须到医院检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请医生搞清楚出血的部位,并给予相应的医学处理,以杜绝后患;另一个意义是查明流鼻血的原因。孩子流鼻血,虽说大多数系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干燥性鼻炎,或孩子的生活习性造成鼻黏膜损伤所致,不足为虑,但也有少数出血可能是疾病在暗中作怪,如春季高发的传染病(麻疹、猩红热等)、风湿热,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肿瘤,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凶症恶疾。医生可根据流鼻血的信号“顺藤摸瓜”,捕捉到鼻血后面的“真凶”并“绳之以法”,以获得早诊早治的最佳效果。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20100122/93520.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
- []耳鸣需要做哪些检查
- []头晕耳鸣是什么原因
- []神经性耳鸣的注意事项
- []神经性耳鸣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