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耳 婴儿耳朵进水怎么办?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婴儿耳朵进水怎么办?家长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如不小心洗澡水会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婴儿,由于母亲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聪。...

婴儿耳朵进水怎么办?家长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如不小心洗澡水会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新生儿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小知识:中耳炎持久耳内流脓者,应常常洗濯外耳道脓液并滴用有效药液。局部忌用番笕或热水洗濯,忌擦拭有刺激性的药物,严禁抓痒、挖耳等。局部渗液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患处;渗液少或无渗液者可涂用1%~2%龙胆紫液、可的松软膏、氧化锌油;如有干痂,可用3%双氧水洗净拭干后再涂用上述药物。全身医治:可用抗过敏药物如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逐日1次;口服扑尔敏片4mg,逐日2次;口服维生素C200mg,逐日3次;口服地塞米松075mg,逐日1次。 ...。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婴儿,由于母亲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聪。中耳的感染性炎症有三种类型: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脓性。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侵入途径有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小知识: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避免引发眩晕。 中耳炎怎么医治(二)、 2、积极医治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中耳炎怎么医治(三)、 3、药物医治: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异化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洗濯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洗濯,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温馨提示:体味更多“中耳炎”的诊疗、注意事项、预防保健等问题,可直接征询病院的耳鼻喉大夫! 中耳炎怎么医治(四)、 4.骨疡型中耳炎,引畅畅达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按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改进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失聪及耳痛。


急性中耳炎的疾病症状


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婴儿耳朵进水处理方法


当水流入宝宝耳朵,应立即将宝宝头部向入水一侧倾斜,用消毒棉球(棍)轻轻将水吸出,并擦干净,一般棉签只能擦到耳朵外周,做这些动作时要小心轻柔,以免捅伤鼓膜;如果洗澡过程中耳朵进水,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排出;一旦内耳有积水,应立即去医院进行专门处理;如耳屎过多过大应交医生处理。


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您可直接咨询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医生 可添加医生为家庭医生)。


得了中耳炎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耳鼻咽喉诊疗中心率先采用国际先进的鼓室成型手术疗法,结为耳病患者带来了健康,获得了众多治愈患者的高度好评。


疗法推荐:鼓室成型手术疗法 高效治疗中耳炎重建健康听力


鼓室成型手术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1、可高效治疗所有耳病及并发症


鼓室成型手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耳鼻咽喉诊疗中心目前已经将鼓室成型技术全面升级,扩大了手术适应症,所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一举治疗。


2、修复听骨链,重建听力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穿孔鼓膜封闭形态接近正常, 重建后听骨链的活动性及连续性良好,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3个月后明显提高。


3、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


耳鼻咽喉诊疗中心率先开展鼓室成型手术疗法,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具有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ebzq/20120703/720574.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