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症状,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小知识:鼻炎患者的诊断依据。过敏性鼻炎可以经由过程哪些症状来判断呢?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中要注意养成杰出的习惯,保持室内洁净通风,尽可能规避过敏原,同时应该积极医治都能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那过敏性鼻炎如何诊断?相关保举:过敏性鼻炎患者该如何自我预防过敏性鼻炎诊断依据介绍1、过敏性鼻炎首要症状:如鼻痒、持续喷嚏、年夜量净水样鼻涕等。2、具体扣问病史:对畴昔病史及家族史方面,出格是变应性疾病,找寻有关病因。3、前鼻镜查抄:可见鼻粘膜惨白水肿,年夜量净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产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4、鼻腔分泌物涂片查抄:在反常反映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年夜细胞。5、变应性激起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打仗法等),道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打仗后,视有没有反映呈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白后还可应用这类变应原进行脱敏医治。...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患者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小知识:出血多、鼻腔异味、鼻腔感染等,所以大夫一般不建议采取传统手术医治鼻甲肥年夜。那么,我们可以斟酌下新兴的高科技手术—美国第六代多温等离子手术在临床医学上,已经取得了很是好的成效。像术后出血量少、术后无感染和并发,并且能完全治愈病情。鼻甲肥年夜怎么办?我们可以看出,最首要的还是要接受医学医治,可是生活照顾护士也必然要做好,平常平凡不可过度用力擤鼻等,祝您身体。本文章链接/bib/by/7856.html...,嗅觉一般不减退。医院医生提醒广大患者:中药可以预防和缓解鼻炎,西药疗效较好,但有很强的药副作用,因此建议使用使术治疗,不仅可以快速减轻鼻炎患者痛苦,还可以根治鼻炎。

   鼻炎是一种常见顽固性疾病。据中国医学会最新调查统计:在我国城市人口中每10个人里面至少就有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没有明显的致病微生物感染。

   慢性鼻炎的症状

   患者经常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痒、通气不畅,出血、干燥、结痂、发臭、神经衰弱、头痛、头昏、引起咽喉肿痛、心律不齐,经常有流黄浓鼻涕、绿鼻涕等。因此得了鼻炎会给正常工作和交际带来许多的尴尬。

   1.慢性单纯性鼻炎

   多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

   鼻塞:(1)间歇性鼻塞: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2)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转卧另一侧后,刚才位于上侧没有鼻塞或鼻塞较轻的鼻腔,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刚才位于下侧的鼻腔鼻塞减轻。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有浓重鼻音。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2)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咳嗽、多痰。

   慢性鼻炎的病因

   慢性鼻炎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下列因素有关:

   1.局部因素:(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获彻底治疗;(2)慢性鼻腔及鼻窦疾患的长期影响;(3)邻近病灶的影响: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4)鼻腔用药不当或用药过久。

   2.全身因素:(1)全身慢性疾患:如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慢性便秘等引起;(2)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C的缺乏;(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和哺乳期;(4)如烟酒嗜好。

   3.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如水泥、煤尘、面粉等)或为有害的化学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等),生活或生产环境中温湿度的急剧变化(如炼钢、烘熔、冷冻作业)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4.其他因素:本病的发生还与个体免疫功能障碍和变态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慢性鼻炎的危害

   1.影响工作和学习

   成年人会因为鼻炎引起头痛,脑子不清醒,昏昏沉沉,使工作效率低下;而青年则由于鼻炎引发的鼻塞、头痛等症状造成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及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2.引起多种并发症

   慢性鼻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炎症感染将继续蔓延而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并可以引起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3.导致鼻癌、咽癌,危及生命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bbzq/mxby/20130125/892552.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