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鼻咽癌 鼻咽癌研究新进展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鼻咽癌研究新进展,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慢性肥厚性鼻炎因下鼻甲肥厚引起长期鼻塞,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张口呼吸,可引起口干、咽喉不适和咳嗽。一些患者因下鼻甲后端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导致耳鸣、闭气、听力下降,甚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医院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随访半年以上,取得良好疗效。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微创、痛苦小、不出,......肥大较少见,下鼻甲变大可以表现为肿大,也可以表现为肥大。前者主要由炎症、过敏等因素刺激、粘膜肿胀、血管扩张、固有层下方水肿等所致,后者为粘膜在上述病肥的基础上,当病情迸一步发展时,血管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甚至引起鼻甲骨膜或骨质的增生,而致鼻甲肥大。诸多鼻甲肥大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只是起到暂时通气、减轻症状的作用,鼻甲肥大久治不愈、反复复发表明,药物并不能治愈鼻甲肥大,于是患者开始采用手术治疗。

鼻咽癌是肿瘤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模型,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发病因素比较明确的、“遗传-环境-病毒”三大类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恶性肿瘤。我们实验室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在遗传因素、EB病毒亚型及基于EB病毒的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本文将对我们在这几方面的主要工作进行概述,供同行们参考及指正。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作用于鼻咽癌的外界因素,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淋巴潜隐病毒属(Lymphocryptovirus)的双链DNA病毒。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类疱疹病毒,在世界范围内,95%以上的健康人群在幼年期就已经感染EBV。EBV分布广泛,但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等EBV相关疾病却存在明确的地域分布差异,如鼻咽癌集中于华南地区、东南亚、北非和阿拉斯加,而Burkitt淋巴瘤高发于赤道非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因此,学者们推测可能存在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株。


我们的研究发现,鼻咽癌患者癌组织中的EBV具有种属特异性,其基因相对于原型B95-8有多个突变,证明特异致病EBV亚型(GD1型)的存在。对于BZLF1基因(18个突变位点)的变异分析表明,GD1型BZLF1基因存在单体型现象,这些突变该基因的多个功能区域,可能影响该基因产物与靶DNA的结合,进而改变其对下游基因的激活能力,也可能影响该基因蛋白产物形成功能二聚体。初步的功能研究结果显示:GD1型BZLF1基因编码蛋白Zta-GD1表达于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相对于B95.8原型的BZLF1基因编码蛋白Zta-B95,其转录激活裂解基因启动子(Zp和Rp)的能力降低,表明特异致病EBV亚型(GD1型)由潜伏态进入裂解态较B95.8原型难,可能增强了GD1的致癌性;Zta-GD1上调抑癌基因p53和p27表达的能力较Zta-B95强,表明GD1对宿主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强于B95.8原型。因此,Zta-GD1可能是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株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我们也发现EBV基因组一SNP位点与鼻咽癌密切相关:该突变在鼻咽癌患者中频率高达83%,而在健康人占48%,在低发区、和山西人群中仅占3~9%;因此,该位点亦是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株的一个重要特征,有望应用于临床,进行鼻咽癌的预防诊断。我们也根据N.Rabb-Traub的分型标准(以LMP1C末端氨基酸的多态性为依据进行分型),对人群感染的EBV亚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鼻咽(癌)组织和漱口水中仅存在单一EBV亚株,并且China1在鼻咽癌患者为优势亚株;虽然在全血中能检测到多个亚株混合存在,但China1仍为优势亚株,说明存在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株,而且,China1所代表的LMP1C末端氨基酸的多态性亦是这一特异性EB病毒亚株的特征。综上所述,在存在具有特异转化能力和肿瘤特异性的EB病毒亚株,其多个重要基因具有独特的多态性特征,这些突变共同导致了其具有较强的致鼻咽癌特性。然而,特异性EB病毒株更多的多态性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鼻咽癌病人多伴有免疫功能的异常,免疫治疗在鼻咽癌的综合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95%的未分化型鼻咽癌患者呈EBV感染阳性,鼻咽癌细胞表达EBV潜伏期II型抗原,包括EBNA1、LMP1(约50%)、LMP2和BRAF0等。EBV抗原在鼻咽细胞的表达,为鼻咽癌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了机会。我们及其他人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有较完整的抗原递呈系统和趋化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可诱导和趋化淋巴细胞到达肿瘤组织,为鼻咽癌免疫治疗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的免疫状态、鼻咽癌免疫逃逸的原因和建立鼻咽癌患者E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转移的免疫治疗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经知情同意,收集初诊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标本67例,外周血与鼻咽癌组织配套标本30例,正常人外周血20例。外周血分离PBMC细胞,体外建立EBV转化LCL细胞系,用经γ射线(40Gy)照射后的自体LCL细胞刺激外周血PBMC,建立EBV-特异性CTL;鼻咽癌活检组织消化后分离并体外扩增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用不同荧光标记的人CD3、CD4、CD8、CD16及CD45RA、CD45RO及CD25抗体染色,进行流式检测鼻咽癌患者PBMC、TIL及CTL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亚群及分化状态;细胞胞内染色并行流式分析IFN-γ的分泌水平,检测CTL和TIL的免疫功能;51Cr释放实验检测CTL细胞及TIL细胞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采用荧光标记EBV-HLAA2四聚体(tetramer)染色,检测EBV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分析患者鼻咽癌组织EBVLMP1的表达和原位杂交分析EBVEBER1mRNA的表达,以确定患者鼻咽癌细胞的EBV感染。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鼻咽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包括CD8+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5RO+记忆细胞亚群和CD3+CD45RA+幼稚怎样治疗鼻咽癌研究新进展p;:/qq.html?wt=haolaba.com耳鼻喉专科医院在线咨询服务:/swt/?wt=haolaba.com轻轨3号线:可乘坐到唐家院子站下,转乘耳鼻喉医院免费班车来院,或往市民政局(车站附近立交)方向步行5分钟即到。点击咨询“耳鼻喉医院医生” ("急性鼻炎怎么办"相关内容:急性鼻炎怎么办) 以下是“急性鼻炎怎么办”信息发布人联系方式:淋巴细胞亚群显著下降(P<0.001),而CD4+CD25+的Treg细胞百分比亚群显著增高(P<0.001);鼻咽癌患者外周血HLA-A2位点限制的LMP1和LMP2表位肽(YLQ,YLL,ALL;LLW,CLG,GLC和FLY)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在多数鼻咽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PBMC均可建立LCL刺激的EBV特异性CTL细胞,而且多数鼻咽癌患者的EBV特异性CTL细胞在体外对自体的EBV阳性LCL细胞和鼻咽癌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但是部分鼻咽癌患者的EBV特异性CTL细胞特异性抗原杀伤作用减弱,或仅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另外,鼻咽癌患者TIL呈现高记忆效应细胞表型,HLA-A2限制的LMP1和LMP2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率比外周血PBMC高,说明EBV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体内可以到达肿瘤组织;但胞内IFN-γ细胞因子释放实验检测发现,鼻咽癌TIL呈现EBV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以上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具有实施细胞免疫治疗的可行性,但是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另外,鼻咽癌组织TIL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影响鼻咽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也是鼻咽癌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正进一步研究鼻咽癌免疫逃逸的机理,如Treg细胞在鼻咽癌TIL免疫抑制中的作用等。


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决定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努力寻找鼻咽癌易感基因并进行功能探讨,以此为基础筛选鼻咽癌的分子标记物、建立鼻咽癌的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我们对近2000个广府鼻咽癌家系,采用综合分离分析的研究方法,确定了鼻咽癌的发病模式遵循多因素模式;提示高癌家族仅代表了少量具有高度外显率、低频率的遗传易感基因的作用结果,而绝大多数鼻咽癌的发病是遵循多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基因往往具有低外显率、人群高频率的特点,参与的基因众多,基因多态性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使个体对多种致癌因素的反应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导致患癌风险的差异,即易感性的差异。


进而,我们利用20个鼻咽癌高发家系,开展了鼻咽癌易感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研究工作,成功地将鼻咽癌易感基因连锁的染色体位点定位在4p15.1-q12区域。进一步采用单体型分析、利用31和34号家系标本,将鼻咽癌易感区域缩小在D4S2950-D4S3347之间的4p11-p14区域,长度为8.29
CM。深入研究又发现了一个与鼻咽癌连锁且密切相关的基因LOC。近期,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发现,LOC在各种细胞系中高的表达均能引起CLA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抑制各种正常及肿瘤细胞生长;利用Tet-on系统进行Transwell实验发现,LOC在体外不同细胞系中表达,能有效抑制转移和引起细胞凋亡;而在转基因小鼠中,该基因表达能明显抑制B16鼠黑色素瘤细胞在肺中引起的转移以及抑制全身转移的发生。


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地区来源鼻咽癌高发家系的连锁分析所得结果不尽相同,说明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的复杂作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市鼻咽癌散发病例和匹配对照,采用基于普通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鼻咽癌易感基因筛查工作。通过候选克隆方法,我们对各种候选功能基因的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病风险进行关联分析。我们发现参与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变异与鼻咽癌易感性相关,如Toll-likereceptor(TLR)4(11350G/C)、TLR3(829A/C、9948C/T、109C/T)、PIgR(C8880T)和PLUNC(C2128T、C1888T);其中,TLR3829位点A/C的变异增加鼻咽癌患病的危险性。我们还发现致癌基因Bcl-3的一个结合蛋白(N4BP2)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鼻咽癌发病相关性。此外,鉴于鼻咽癌的多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鼻咽癌致病模式,CYP450等外源性代谢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影响鼻咽癌发生的重要易感基因,因此,我们正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目前,我们还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扫描技术,对大规模鼻咽癌病例和健康对照进行关联分析,筛选众多微效的鼻咽癌易感基因。该技术手段,是当前研究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最行之有效的策略。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在大规模人群和高密度的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和鉴定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SNP及单倍型标记,以进一步研究特定基因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研制用于预测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最终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作者:曾益新|李疆|李大疆|贝锦新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炎诊疗医生王凯提示,关于无锡急性鼻炎,如还有问题,请向无锡医院无锡急性鼻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名医名家王凯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在瑞典哥德堡大学进修学习,2009年9月"上呼吸道一起成形术治疗严重鼾症"获得市虹口区重点科研基金资助,擅长运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及吸切刀技术治疗各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咽喉炎、耳鸣、鼾症等耳鼻咽喉疾病。...内镜下手术的优势,最大限度保留鼻中隔不偏曲的骨质和软骨部分。“鼻内窥镜技术”结合“鼻中隔成形术”是治好鼻中隔最好的方法。/kjgmbiyan/5782.html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联系我时,请一定说明是从非凡分类网看到的联系我时请说明信息来自非凡分类信息。本网站是一个供用户免费发布信息的平台,不提供支付、配送、交易信誉保障等服务。如果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那么很有可能是假的。


本文来源: http://ebh.ew86.com/bbzq/bya/20120111/494779.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